时间:2024-08-26 11:24:49浏览量:作者:百益集团
演讲环节
陈欢欢
大家好,我是网招部的陈欢欢。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“绝不轻言放弃”。
我想分享一个我大学时期亲身经历的故事。那是在2016年,我父亲在浙江的一个工地上工作。不幸的是,有一天他在骑车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,被紧急送进了重症监护室。那时我还在上学,家里为了不让我分心,起初瞒着我。但后来我哥告诉我,父亲的情况很危急,医生甚至说他只有50%的生存率,不全力抢救的话就可能有生命危险。
面对这样的打击,我首先想到的是——不能放弃。尽管我还在读书,没有太多积蓄,但我坚信无论花费多少,都要尽全力救治父亲。然而,现实很残酷,亲戚们因为担心我们的家庭状况,大多不愿伸出援手。在绝望之中,我开始尝试通过各种小平台寻求社会帮助,希望能有好心人伸出援手。同时,我也向我的大伯等人求助,承诺工作后一定会偿还债务。经过我的坚持和恳求,他们最终借给了我一万块钱。
那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在困境中我们不能轻易放弃。虽然个人的力量有限,但只要有决心和坚持,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同样地,在工作中也是如此。比如我们这次招聘,有位新入职的小伙伴只干了一天就因为觉得任务难而想放弃。但我认为,每份工作都有它的挑战和困难,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决心。
总的来说,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,我们都不应该被小小的困难所打倒。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,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、取得成功。这就是我的分享,谢谢大家!
李凤桥
各位同事,各位领导,大家早上好。我是网招二组的李凤桥。我演讲的题目是“我是最有说服力的演说家”。
作为刚毕业就从销售岗位起步的人,我深刻体会到,每一次向客户推销产品,其实都是在进行一场一对一的演说。在这个过程中,首要的是明确我们的论点——即我们的产品如何为客户带来价值。因为只有当我们深信自己的产品,坚信它能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时,才能有效地传达给客户,并赢得他们的信任与购买。
记得我初次涉足销售领域时,负责的是腾讯网络的广告代理。这类虚拟产品难以直观展示,但我们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流量的推广,让客户感受到了产品的潜力和价值。这个过程教会了我一个道理:要说服别人,首先要说服自己。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,才能让客户感受到这份信心,进而产生购买意愿。
又比如,在我们准备演说时,我认为明确观点、搜集论据至关重要。就像辩论赛一样,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,每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其实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。因此,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观点,精心挑选论据和事例,来支撑我们的论点。同时,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,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演说策略。
最后,在演说的结尾部分,进行恰当的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。通过回顾案例和强调核心观点,我们可以加深听众的印象,提高演说的说服力。
以上就是我对于如何成为最有说服力的演说家的一些思考。虽然我的实践经验还不足,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和努力,我们都能成为优秀的演说家。谢谢大家!
张莹
百益的家人们,大家早上好,我是财务部的张莹。我今天演讲的话题“学会沟通”。
沟通,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与人际关系。古时有个秀才上街买柴,他试图用文雅的词汇描述自己的需求,但卖柴的人听不懂文雅的词汇,最后因为沟通不畅,卖柴人误解了他的意思,没有卖给他柴,转身就走了。这个故事虽小,却深刻揭示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身处何种情境,清晰、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都是多么的关键。
再来看另一个例子,一位师傅在表演前由于落魄角色的需要,故意散开了鞋带。而他的徒弟看到后提醒他鞋带散了,于是师傅又把鞋带系了起来,但是并未立即解释鞋带其实是他故意散开的。师傅当场没有向徒弟解释,其实是为了让徒弟记住鞋带这一细节,好在日后告诉他“有时为了更贴近角色,需要做一些细节工作”。这个例子教会我们,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,更是时机与方式的把握。有时候,一个适时的沉默或延后解释,或许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。
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,这样的沟通场景屡见不鲜。无论是与同事协作还是与客户交流,甚至是在公共服务场所遇到的小摩擦,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双方没有“get”到对方的点。其实在这些时候,如果我们能多一点耐心、多一点换位思考,采用更合适的方式去沟通,往往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。
另外,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,比如求职者、合作伙伴或者家人、朋友,我们其实更需灵活地调整我们的沟通策略。因为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,更是智慧的体现,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快捷、更有效地处理问题,还能促进彼此之间的和谐发展。
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,更加注重沟通的艺术,用更加真诚、有效的方式去交流,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。谢谢大家!
领导分享
益通天下 何友健
百益的伙伴们,早上好!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键词——“认知”。
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: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”。其实,我们有时确实难以做好认知范围之外的事。我之所以提及这个词,是因为观察到我们团队中有些伙伴的行为,或许正是认知偏差的体现。
从经济学角度看,上班并非简单的“卖时间”,而是价值交换。公司给我们支付的薪资对应的是我们创造的价值,而非单纯的时间消耗。因此,仅仅满足于“做够8小时”的想法是片面的。我们应专注于岗位职责的完成与价值的创造,这才是获得报酬的基石。
有同事提出,早起加班应计报酬。但关键在于,这额外的时间是否真正创造了额外的价值?要是我们连基本工作时间内的价值都未达标,谈加班补偿便显得苍白无力。
再谈谈认知的另一个层面:先付出还是先求回报?我曾在房地产公司工作时,有位年轻的营销经理,他初入职场的时候便展现出了非凡的主动性与责任感。他不仅能完成本职工作,还主动学习、记忆了与业务相关的所有数据和信息。正是这种超前的付出,让他在短短五年内从应届毕业生晋升为了大区的营销总监。
这个例子告诉我们,不要仅仅因为当前的薪资限制了自己的付出,每一次机会都是成长的阶梯,每一次挑战都是提升自我的契机。记住,金子总会发光,但前提是我们要先成为那块金子。
最后,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工作方法的故事。一个师傅让两个徒弟去砍柴,两个徒弟一个急于求成,一个先磨刀后砍柴,结果不言而喻。同样地,在工作中,一个人的基本功的扎实与否直接决定了他的工作成效。如果未做好充分准备便急于行动,结果必然往往不尽如人意。因此,无论是提升认知还是改进工作方法,都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与谦逊的态度。我们要相信,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,我们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与大家共勉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