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万丽。我今天要分享的是我们“五实”中的“工作务实”。工作务实不只是一种态度,更是一种智慧。它让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,稳步前行。
工作务实的核心,在于设定清晰明确的目标。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那些虚无缥缈、不切实际的大理想,而应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个阶段性、可实现的小目标。每一个阶段性目标的达成,都意味着我们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,更是对我们自身能力的一种有力肯定。
说到工作务实,我想到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——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。他从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起步,凭借着务实的工作态度,最终创立了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。
在创业初期,他亲自带领团队奔赴各地推销产品,深入洞察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动态变化。他深知团队执行力的重要性,还向团队成员强调了一个深刻的理念:“今天很残酷,明天更残酷,后天很美好,但大多数人都是死在明天晚上。”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,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。它告诉我们,成功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需要我们通过持续不断地积累,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。每一次任务的完成,每一个细节的把握,都至关重要。只有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,我们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。
大家好,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五实中的“工作务实”。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,认真做好每个细节、注重实效很重要,要做好这一点,我们就要脚踏实地、解决实际问题。
工作务实不只需要我们的口头承诺,更需要落实到实际的行动。这里有一个故事分享给大家:故事的主人翁是甘肃民勤县的“小仲哥”,全名叫仲麟。他是“95后”青年治沙人的典型代表。小仲哥从小目睹家乡饱受风沙侵袭的困境。童年记忆中,“沙尘暴像棉被一样压来,家里的桌子常积满沙土”,这种环境让他对“绿色家园”充满渴望。
父辈自发参与治沙的行动,尤其是父亲对防风固沙的坚持,在他心中埋下“沙漠变绿洲”的种子。大学期间,仲麟更加向往南方绿意盎然的生活,毕业后便毅然选择返乡,接棒父辈的治沙事业。他坦言:“读书不是为了逃离家乡,而是为了建设家乡。”
具体要怎么建设呢?开始时,他尝试种植了500棵梭梭树,但因经验不足导致全部旱死。后来他向老一辈治沙人请教,改进种植技术,调整浇水频率、选址及后期管护,使得第二批800亩梭梭成活率高达90%。
2024年3月,仲麟参与了综艺《种地吧》,与嘉宾共同栽种了18万棵梭梭树苗,使其成为全网关注的“仲麟哥”。他巧妙利用流量,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展示治沙日常,让民勤的生态问题被更多人看到。渐渐地,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纷纷自发前往民勤参与种树,在不久前也完成了今年的种植,目前已经进入了维护阶段。
我认为仲麟的经历就是“工作务实”的最好验证,因为在他以及其他治沙人的努力下,民勤县的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,青土湖、老虎口等风沙口得到了有效治理,治沙成果非常显著。
仲麟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如果把我们的工作比作一棵梭梭树,当我们用心栽培、脚踏实地,相信我们一定会种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绿洲。
大家好,我是唐宙。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“工作务实”。
工作务实,意味着在工作中注重实际效果,脚踏实地地处理问题,而不是空谈理论或陷入形式主义。从我的角度来看,工作务实的核心在于节约成本,以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,我深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。只有通过务实的工作方式,将成本降到最低,才能真正实现效益的最大化。接下来,我想通过几个经典案例,和大家分享工作务实的力量。
第一个案例是小米的创始人雷军。2011年,小米手机首次在网上发布,30万台手机瞬间被抢购一空。雷军的销售策略与众不同,他没有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,也没有开设实体店,而是通过论坛、社交媒体等网络渠道进行推广。这种低成本的营销方式,不仅节省了大量费用,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充分体现了工作务实的力量。
第二个案例是四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。这项古老的水利工程,仅用人力、鹅卵石和木材三种简单资源,没有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或金属设施,却成功解决了成都平原多年的水患问题,灌溉面积从当时的几十万亩扩大到如今的数百万亩。都江堰的建设者们,用最务实的方式,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。
第三个案例是711连锁便利店。在发展初期,711的配送成本居高不下,因为其商品客单价低,配送频次高。为了降低成本,他们创新性地共享配送中心,将配送频次从每天70次降低到9次。这一举措不仅节约了大量成本,还提高了运营效率,成为零售行业的一个经典案例。
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,是一家生产肥皂的企业。他们发现,有些产品发出去时只有肥皂盒,而没有肥皂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他们采用大功率风扇吹动肥皂盒,确保只有装满肥皂的产品才会被发出。这个简单而务实的方法,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这些案例都充分证明,工作务实不仅能节约成本,还能提高效率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在我们与客户合作时,也可以借鉴这种务实的思想,充分利用各种资源,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。
各位百益的伙伴们,大家早上好!
不知大家是否有留意。昨天是澳门乒乓球世界杯,我向来关注乒乓球赛事,这次看到了两个颇具看点的结果。其中一个,是女乒选手蒯曼在比赛中两次实现逆转,凭借顽强的斗志重新调整状态,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,最终收获亚军。
其实在我看来,每一项运动、每一场赛事,与企业经营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。就拿乒乓球比赛来说,我们不禁会思考,为何有的队伍能取得胜利,有的却折戟沉沙?观察乒乓球赛事,无论是奥运会、世界杯,还是世锦赛,中国女乒人才辈出,新老交替顺畅,新人水平不断提升,团队在选材、培养等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。反观男乒,目前来看相对薄弱一些。每次看到男乒进入决赛,即便夺冠,也能感受到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
我最初关注到这场赛事,是因为一名名叫陈梦的选手,她先是在比赛中逆转黄曼玉,随后又逆转日本选手伊藤美诚,最终闯入决赛。她身上展现出的精神,以及中国乒乓球在发展过程中团队选材的策略,都让我联想到企业运营,觉得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。我认为,至少有三点对我们很有启发。
第一,是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。在决赛中,最后一个球往往就是赛点,也就是冠军点。蒯曼并没有因为形势危急而放弃,反而两次得分。尽管最终还是输掉了比赛,但在前面逆转的过程中,她更是多次在关键时刻得分,扭转战局。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工作,很多时候,我们也会面临类似的困境,但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们坚持。当然,前提是我们选对了方向,确定了目标。无论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,我们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,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。这样,我们所坚持的事情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。虽然不是所有事情坚持就一定会有结果,但如果不坚持、不努力,那肯定是一无所获。
第二,是要持续保持扎实的基本功。就像陈梦,如果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和强大的实力,她也不可能一路过关斩将,打进决赛。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职场生活,无论我们身处什么职位,我们都要先修炼好自己的基本功,然后朝着目标全力冲刺。而且,这个目标一定要明确,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公司交代的任务,只关注事情是否完成,而忽略了结果。
我一直认为,我们做事情都是有目的的。就像我们做项目,目的是为了中标;我们做销售工作,目的是要成交客户,并且要按照公司的期望,争取成交高质量的客户。我们平时会遇到很多求职者,他们会讲述自己的过去,但这只是很多人对工作的表面理解。我觉得,我们团队的管理人员,尤其是HR伙伴,有必要深入了解不同部门、不同事业部的业务重点。这样,在选人时才能精准地挑选出公司需要的人才。
我们每一个在不同岗位上的伙伴,也要明确公司对自己的岗位要求,做好本职工作,达到公司的期望。在这个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很多意外情况,但只要我们按照公司的期望和自己的目标持续前进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,公司也会看到我们身上更多的价值。
总之,从这次乒乓球赛事中,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。首先,我们要具备基本素养,坚持学习,持续成长;其次,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目的性,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;最后,从团队和公司的角度来看,要重视人才储备。就像美团这样的企业,无论在什么平台上,都能持续涌现出优秀人才。我们的企业也是如此,只有不断储备人才,让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选,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,取得更好的成绩。